2021年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损伤学组第二届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6-28    信息来源:admin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6月20日上午,2021年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损伤学组第二届学术沙龙圆满结束。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任万华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许伟华主持开幕式。
2458B6DC-0A7A-48B1-BEB3-4C6F594802D5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邀请任万华、许伟华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消化病科主任阎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肝病专科主任詹俊,山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李勇,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刘岚,滨州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薛春霞、聊城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崔燕平、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孙海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师任玉莲、临沂市中医医院医师吴硕等国内知名专家围绕药物性肝损伤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病例分享。省内外医疗机构共计100余人参加线上/线下会议。
       任万华在线上做题为《药物性血管损伤》的学术讲座,对药物性血管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对临床常见的“肝窦闭塞综合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高了大家对该病的认识。

       范建高做题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诊治》的学术讲座,以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临床特点、诊治思路以及人群筛查方法,并指出罕见病并不罕见,对年轻医生提出要不断扩充知识点、更新知识储备库的要求和期望,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阎明做题为《药物性肝损伤诊疗的些许体会》的学术报告,通过三个典型病例,系统回顾了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思路,并结合自身经历,强调了对病史详细掌握及缜密分析在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有重要价值。
59A31D88-C7A9-4A03-96D0-17F02C95F8F6
       詹俊线上做题为《药肝在肝病中的危害与甄别》的学术讲座,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详细讲解了药肝的临床诊疗思路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李勇做题为《药物性肝损伤中医药对策》的学术报告,从传统中医角度,对药肝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尤其是特色中医诊疗进行了系统、深入讲解,为药肝的中医特色诊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及新思路和新方法。
6F37B2DF-32A1-4775-8033-E46956D2EA52
       许伟华做题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学术报告,针对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疾病转归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并对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国内外指南和共识中的更新要点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讲解,提高了广大医师对相关疾病诊疗的认知。
54C265B5-3665-4C4B-BC32-B2ACE9819DF1
       病例分享环节,我省5位优秀医师分享了典型病例,专家针对病例特点及诊疗疑难点展开热烈讨论。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委会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沙龙专设科普演讲环节,由临沂市中医医院吴硕医师针对《药物性肝损伤》宣讲,让更多青年医师加入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传递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传递严谨而又生动的科学知识。

       本次学术沙龙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临床经验分享、学术研讨交流等形式,为省内外从事药物性肝损伤疾病和相关研究领域的同仁们拓宽了临床诊疗思路,搭建了学科学术交流平台,为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诊疗、学术研究和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山东医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东新路6号 电话:0531-88955089
邮编:250014 邮箱:sdsyxhbgs@163.com
鲁ICP备14026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