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黄河妇产科学大会成功召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6-24    信息来源: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为深化黄河流域妇产科学术交流与合作,加速技术创新进程、规范临床诊疗标准、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协同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提升山东省妇产科领域综合实力,6月20日—22日,由山东省医学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计划生育分会、围产医学分会、生殖医学分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出生缺陷防控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妇科肿瘤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孕产妇安全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黄河妇产科学大会”在济南举办。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向阳,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漆洪波,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张国楠,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梁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书记陈鑫,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兴升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多学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坤主持开幕式。山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主任委员刘薇、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谢桐、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孔北华、出生缺陷防控多学科联合委员会聂文英、孕产妇安全多学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罗霞以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会议。

梁军表示,山东省医学会高度重视全省医学学术提升,致力于通过打造黄河系列会议的品牌学术活动,促进区域学术交流,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妇产科学的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学术动能。 

陈鑫希望学会成员能够牢记“共聚合力、共攀高峰、共担使命”的理念,把握黄河会议联办契机,强化学组建设,促进跨学科交流,激发创新活力,以临床需求驱动科研突破推动大会成果落地,提升黄河流域妇幼健康水平,携手推动山东省妇产科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杨兴升表示,黄河妇产科学大会体现了山东省妇产科学界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积极向上的和谐学术氛围,值得我们一直坚持和传承。希望大家能够充分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建立起更广泛的合作与友谊,携手推动山东省妇产科学事业迈向新的高度,为健康山东做出妇产科人的贡献。

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多学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坤主持开幕式

大会设1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江,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向阳,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漆洪波,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张国楠、山东大学薛付忠、北京协和医院曹冬焱等作主旨报告。

会议围绕卵巢癌全程管理、瘢痕妊娠与前置胎盘植入的处理,组织专题病例讨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励作《多维度协作模式 助力卵巢癌患者全程管理》专题分享,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庆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丽、曲辉、王芳、李松分别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全面探讨卵巢癌患者全程管理的核心意义及其落地执行中的多学科协作要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公衍民作《瘢痕妊娠与前置胎盘植入的处理》专题分享。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产科徐永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产科左常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郭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崔保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超声科展新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妇科王晶结合具体病例,深入探讨早期精准诊断、风险评估分层以及多学科协作的核心价值。讨论重点围绕终止妊娠时机选择、手术路径规划以及关键手术技巧展开,包括术中出血控制、胎盘处理原则和最大限度保留生育功能的策略。专家们一致认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充分术前准备、快速反应团队及围术期精细管理对于改善母儿结局、降低子宫切除率至关重要。

 

 

会议同期举办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青年学组、基层学组、学术发展学组、产科学组、内分泌学组、宫颈学组、盆底学组、脐带血采集与临床应用学组、腔镜学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学组换届会议,妇产科学分会科普学组、机器人与智能诊疗学组、加速康复外科(ERAS)学组、生殖道感染学组、妇科肿瘤综合治疗学组、生育力保存与保护学组成立会议和山东省医学会首届“黄河杯”妇产科学科普作品创作大赛。

供稿: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初审:陈翔宇  隋  意

编辑:张晓涵

审核:戴文钧

终审:张伟忠

山东医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东新路6号 电话:0531-88955089
邮编:250014 邮箱:sdsyxhbgs@163.com
鲁ICP备14026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