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学会第六次综合介入医学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29    信息来源: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8月15日至17日,由山东省医学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综合介入医学分会承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协办的山东省医学会第六次综合介入医学学术会议在济南市召开。

开幕式上,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李玉亮,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叶欣分别致辞。分会秘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危志刚主持开幕式。

学术交流环节,叶欣系统总结了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当前诊疗现状,提出了“超微创”治疗肺结节的理念及手术切除联合热消融治疗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临床策略,推动了肺癌微创治疗理念创新与治疗方案优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李成利针对磁共振介入临床应用现状进行详细介绍,并对磁共振介入技术的后续发展进行探讨,为磁共振介入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李玉亮回顾了胆石症的治疗现状,分析了内镜下微创治疗胆石症的局限性,通过详实的案例介绍了其团队通过经皮经肝介入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实践经验,为胆石症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春海分享了介入治疗在肝细胞肝癌各分期中的应用,为肝癌分期治疗提供指导,助力精准医疗发展。本环节从肺结节、磁共振介入、胆石症到肝癌分期,全面展现了介入技术在多个病种中的应用广度与深度,为推动临床路径优化和技术融合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韩建军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肝脏肿瘤消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策略,以期提高肝脏肿瘤消融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风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孙陈建就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桂杰讲授下腔滤器回收技巧及并发症的处理,分享团队对下腔滤器操作流程的优化经验。该阶段聚焦于并发症防控与技术细节优化,显著提升了介入操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体现了介入医学从“能做”到“做精”的重大进步。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文博系统梳理了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策略,并分析了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思路。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王永正分享了支架植入术治疗结肠恶性梗阻的临床经验,为结肠梗阻患者提供微创治疗选择。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郭磊对淋巴管畸形综合诊治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介绍了淋巴管畸形诊疗规范流程,推动标准化治疗。这一环节突出多学科协作与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为提升复杂疾病综合处理能力及儿童介入诊疗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孙殿敬分享了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经验,为梗阻性黄疸患者提供有效微创治疗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金鹏提出了糖尿病足规范化血管重建的技术策略,优化了糖尿病足治疗流程。临沂市人民医院徐兴鲁分享了团队在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方面的相关经验,展示了该技术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独特优势,为脊柱转移瘤患者提供创新治疗选择。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王武杰详细介绍了团队应用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经验,突出展示了该技术的微创性和疗效。多位专家带来的技术创新和临床实践分享,拓展了介入医学的适应症范围,凸显其在不同疾病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和临床价值。

本次会议深度整合了介入医学的前沿研究、临床应用与技术创新,展示了介入医学在不同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价值。会议通过跨领域的前沿技术交流,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激发了介入治疗在精准医疗与规范化诊疗中的创新活力。内容不仅立足临床实践,还结合最新科研成果,涵盖了从技术突破到并发症管理的全流程探索,为与会人员呈现了一场层次丰富、技术导向鲜明的学术盛宴,为山东省介入医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供稿:山东省医学会综合介入医学分会

初审:陈翔宇   隋  意

编辑:张晓涵

审核:戴文钧

终审:张伟忠

山东医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东新路6号 电话:0531-88955089
邮编:250014 邮箱:sdsyxhbgs@163.com
鲁ICP备14026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