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第三次学术会议圆满结束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6-22    信息来源:admin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6月19日,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第三次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任万华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许伟华主持会议开幕式。按照疫情防控需求,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省内外有关医疗机构共计10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会议。

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第三次学术会议圆满结束

       会议邀请任万华、许伟华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陈军,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消化科阎明,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肝病科李勇等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围绕药物性肝损伤(DILI)作精彩的学术报告和病例分享。
       
陈军线上做题为《特殊类型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的学术讲座,结合自身团队研究及国际最新文献,针对多个特殊类型药物性肝损伤,包括深入百姓生活的中药、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抗结核药物等,对药肝类型、诊断、治疗及转归做了深入的讲解,提高了大家对DILI的特殊类型疾病的认识。
 
 
       任万华线上做题为《ICIs相关肝损伤》的学术讲座,内容从药物性肝损伤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模型、DILI诊断及鉴别诊断到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肝炎的流行病学、机制、常规性肝损伤与免疫性肝损伤区别、治疗等方面,提高研究者及临床医生对ICI相关治疗的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醒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
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第三次学术会议圆满结束
 
        阎明线上做题为《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样肝炎》的学术报告,结合自身临床诊疗经验及国内外文献,讲述了药物诱导伴有AIH性/样特征的DILI(AL-DILI),内容包括药物种类、流行病学、病理改变、临床表现、鉴别及药物治疗等。探讨了药物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关系的热点问题,临床上正确诊断AL-DILI仍是个挑战。
       李勇做题为《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的学术报告,从传统中医角度,讲述了中草药引起的DILI临床表现、分型、病理、严重程度分级、诊断、鉴别诊断、误诊、治疗及预防。深入分析了中药引起肝损伤的现状及问题,呼吁中草药DILI的分类管理、规范中草药的质量控制的新见解、新思路和新方法。
       许伟华做题为《门静脉肝窦血管病(PSVD)》的学术报告,针对国际上新近提出的一种罕见病,做了深入的讲解,内容从概述、病因、发病机制(内皮间质转化理论)到诊断(特异性/非特异性)、鉴别诊断、治疗。同时综合了大量前沿文献及典型病例,讲述了PSVD的病理、蛋白、基因、硬度、CT等最新近的研究,提高了广大医师对相关疾病诊疗的认知。
       病例分享环节,4名医生分享典型病例。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腾-《拨云见雾,寻找肝损伤的真相》、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任玉莲-《替莫唑胺联合安罗替尼化疗后肝损伤一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国宁-《1例不明原因肝损伤病例分享》、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郭磊-《两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分享》,各位专家针对病例特点及诊疗疑难点展开热烈讨论。
       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分会和学组积极相应“健康中国2030”行动纲领,通过学术研讨交流、典型病例分析、临床经验分享等形式,为省内外从事药物性肝损伤疾病和相关研究领域的同仁们拓宽了临床诊疗思路。

山东医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东新路6号 电话:0531-88955089
邮编:250014 邮箱:sdsyxhbgs@163.com
鲁ICP备14026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