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学会第一次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11-06 信息来源:admin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抗微生物药物科学管理水平,积极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挑战,10月29日-30日,由山东省医学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和青岛市市立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医学会第一次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学术会议在青岛市召开。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山东省医学会驻会副会长张林,青岛市医学会副会长吕富杰,青岛市市立医院总院长管军,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姜淑娟,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刘学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青岛市市立医院副总院长阎晓然主持开幕式。
张林表示,希望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再创学科发展佳绩。希望各位专家通过山东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这一平台,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共同促进山东省细菌感染等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全省细菌感染学事业持续赋能,为推进健康山东建设、保障全省人民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吕富杰表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相信在山东省医学会及刘学东院长团队的带领下,分会必将在山东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病原微生物早期预警及控制细菌耐药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山东省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健康良性发展。
管军表示,随着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形势下,医疗行为的模式已经由某个单一疾病作为主体的诊疗,向以全过程“大健康”为目标和主体进行转变。青岛市市立医院作为分会的主委单位,将在省医学会、市卫生健康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全力支持做好学会各项工作。
学术交流环节,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委瞿介明作题为《中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的精彩讲座,阐明了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强调碳青霉烯酶检出率逐渐增加,不同国家地区CRE流行率、碳青霉烯酶类型都有差异。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委曹彬就《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感染中毒症》进行了最前沿的学术分享。提出了病毒性感染中毒症这一新概念,同时对重症病毒性肺炎发病机制进行详细阐述,分享了病毒性肺炎抗病毒治疗新证据。
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刘学东结合青岛莱西新冠疫情经历,详细阐述了“新冠肺炎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讲到新冠病毒流行并不断产生变异毒株给疫情防控带来的严重挑战,结合最新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了当下奥密克戎变异株临床症状的变化,让我们对新冠病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战胜新冠增添了信心。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首任主任委员王明贵、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委康焰、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姜淑娟、山东省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董亮等20余位全国抗感染领域顶级专家分别进行了学术分享。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规范性和前沿性。涉及耐药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指南解读、病毒性肺炎及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国考背景下DDDs的科学管控、DRG付费下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等从临床到管理的多个层面。全方位展现抗感染领域的新理念与新进展。
与会嘉宾和学者获益良多,意犹未尽,对会议的组织和学术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对承办方的积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刘学东在闭幕式上指出,分会的成立旨在搭建多学科交流沟通平台,加强学科间融合与交流合作,以推动我省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的科学化管理。今后,分会将继续以“凝心聚力、笃行致远”为使命,以“科学防治感染,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顺应学科转型及应对细菌耐药的临床需求,提高山东省细菌、真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整体水平,遏制细菌耐药,以顺应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
山东省医学会第一次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抗微生物药物科学管理水平,积极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挑战,10月29日-30日,由山东省医学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和青岛市市立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医学会第一次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学术会议在青岛市召开。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山东省医学会驻会副会长张林,青岛市医学会副会长吕富杰,青岛市市立医院总院长管军,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姜淑娟,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刘学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青岛市市立医院副总院长阎晓然主持开幕式。
张林表示,希望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再创学科发展佳绩。希望各位专家通过山东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这一平台,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共同促进山东省细菌感染等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全省细菌感染学事业持续赋能,为推进健康山东建设、保障全省人民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吕富杰表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相信在山东省医学会及刘学东院长团队的带领下,分会必将在山东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病原微生物早期预警及控制细菌耐药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山东省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健康良性发展。
管军表示,随着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形势下,医疗行为的模式已经由某个单一疾病作为主体的诊疗,向以全过程“大健康”为目标和主体进行转变。青岛市市立医院作为分会的主委单位,将在省医学会、市卫生健康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全力支持做好学会各项工作。
学术交流环节,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委瞿介明作题为《中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的精彩讲座,阐明了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强调碳青霉烯酶检出率逐渐增加,不同国家地区CRE流行率、碳青霉烯酶类型都有差异。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委曹彬就《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感染中毒症》进行了最前沿的学术分享。提出了病毒性感染中毒症这一新概念,同时对重症病毒性肺炎发病机制进行详细阐述,分享了病毒性肺炎抗病毒治疗新证据。
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刘学东结合青岛莱西新冠疫情经历,详细阐述了“新冠肺炎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讲到新冠病毒流行并不断产生变异毒株给疫情防控带来的严重挑战,结合最新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了当下奥密克戎变异株临床症状的变化,让我们对新冠病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战胜新冠增添了信心。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首任主任委员王明贵、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委康焰、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姜淑娟、山东省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董亮等20余位全国抗感染领域顶级专家分别进行了学术分享。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规范性和前沿性。涉及耐药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指南解读、病毒性肺炎及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国考背景下DDDs的科学管控、DRG付费下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等从临床到管理的多个层面。全方位展现抗感染领域的新理念与新进展。
与会嘉宾和学者获益良多,意犹未尽,对会议的组织和学术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对承办方的积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刘学东在闭幕式上指出,分会的成立旨在搭建多学科交流沟通平台,加强学科间融合与交流合作,以推动我省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的科学化管理。今后,分会将继续以“凝心聚力、笃行致远”为使命,以“科学防治感染,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顺应学科转型及应对细菌耐药的临床需求,提高山东省细菌、真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整体水平,遏制细菌耐药,以顺应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