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学会第十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6-07 信息来源:admin
5月20-21日,由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主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医学会第十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在济南市召开。
会议由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建忠主持,会议邀请9位省内外知名脑血管病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内容丰富翔实,贴近临床需求,展现了务实的办会风格。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周振华讲授“ICAS介入治疗的尴尬与突破”。总结对比了多项关于ICAS的国内外大型临床试验,结合西南医院卒中中心的自身临床实践和自己牵头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介绍了ICAS介入治疗目前遇到的困境,认为科学合理地筛选适合进行介入治疗的ICAS病人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希望自己牵头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能在筛选合适病人方面有大的突破。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勤奋教授讲授“介入影像技术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分享了自己的介入团队在利用类CT技术等介入影像技术方面的成功案例,详细介绍如何利用介入影像技术进行脑动脉瘤、脑动脉狭窄等疾病进行术前设计、术中和术后评价,强调了介入医师、技师、护士等团队协作对一台高质量介入手术的重要性。
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潘旭东讲授“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通过追踪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国际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炎症、表面侵蚀等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并介绍了自己团队在脑动脉粥样硬化领域的工作,涵盖了临床研究、建设数据库、分子机制研究等各个方向,并展望了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细胞衰老、运动的保护作用等方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韩翔讲授“结构性心脏病与卒中”。介绍了结构性心脏病的定义和涵盖的疾病范围,重点从PFO、心房黏液瘤、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等四种结构性心脏病引起的卒中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要点、治疗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十分有助于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朱正禹讲授“AIS治疗进入脑细胞保护时代”。介绍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中提到的全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疾病负担等内容,揭示了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现状和困境,后从急性期再灌注治疗、抑制缺血级联反应、神经血管单元疗法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最新进展,提出脑细胞保护的重要概念。
分会委员、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李雪梅讲授“重视老年卒中后疼痛”。介绍了卒中后疼痛的定义,并提出卒中后疼痛发生率高、关注度差、缓解率低等现状,重点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痉挛相关性疼痛、卒中后肩痛、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卒中后头痛等卒中后疼痛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评估和综合管理进行了深入讲解,引发与会者对卒中后疼痛的关注。
东部战区总医院马敏敏讲授“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二级预防策略”。介绍了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SUS)占隐源性卒中的80%-90%,其中亚临床心房颤动、PFO、房性心脏病、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是需要重点关注的ESUS病因。治疗方面,介绍了目前国际上针对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小剂量抗凝+阿司匹林等药物来预防ESUS的大型临床试验,并总结出抗血小板药物仍然是ESUS患者的一线治疗、抗凝治疗可能使ESUS高危患者亚组获益、PFO相关卒中的高危患者行封堵治疗可降低卒中复发风险等重要结论。
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九六〇医院胡怀强讲授“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治疗”。从进展性卒中的定义、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和病例展示,提出早期再灌注治疗仍然是防治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关键举措。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杨弋讲授“脑损伤综合评估及神经保护治疗:再灌注治疗背景下的神经保护策略”。从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概念和机制、脑卒中后脑血流调节功能受损、脑损伤标志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脑细胞保护的非药物和药物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开拓了临床医生在以后开展脑血管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思路。
来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等省内数十所医院的脑血管病医师参与了大会的现场讨论环节。
会议期间召开了山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党建工作小组会议,党建工作小组成员钟池、郭瑞友、孙旭文、孙钦建、吴伟、胡怀强、联络员尚伟以及会场其他人员一起聆听了党建工作小组组长李晓红热情洋溢的党建课程。会议指出,加强基层党建,提高政治站位,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员的基本要求。党员要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建工作体现在实践活动之中,提高自我修养,利用学习强国APP等各种方式学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本次大会学术气氛浓厚,讲座内容前沿实用,会场座无虚席,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将有力推动山东省脑血管病事业的长足发展。
山东省医学会第十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5月20-21日,由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主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医学会第十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在济南市召开。
会议由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建忠主持,会议邀请9位省内外知名脑血管病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内容丰富翔实,贴近临床需求,展现了务实的办会风格。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周振华讲授“ICAS介入治疗的尴尬与突破”。总结对比了多项关于ICAS的国内外大型临床试验,结合西南医院卒中中心的自身临床实践和自己牵头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介绍了ICAS介入治疗目前遇到的困境,认为科学合理地筛选适合进行介入治疗的ICAS病人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希望自己牵头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能在筛选合适病人方面有大的突破。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勤奋教授讲授“介入影像技术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分享了自己的介入团队在利用类CT技术等介入影像技术方面的成功案例,详细介绍如何利用介入影像技术进行脑动脉瘤、脑动脉狭窄等疾病进行术前设计、术中和术后评价,强调了介入医师、技师、护士等团队协作对一台高质量介入手术的重要性。
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潘旭东讲授“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通过追踪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国际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炎症、表面侵蚀等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并介绍了自己团队在脑动脉粥样硬化领域的工作,涵盖了临床研究、建设数据库、分子机制研究等各个方向,并展望了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细胞衰老、运动的保护作用等方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韩翔讲授“结构性心脏病与卒中”。介绍了结构性心脏病的定义和涵盖的疾病范围,重点从PFO、心房黏液瘤、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等四种结构性心脏病引起的卒中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要点、治疗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十分有助于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朱正禹讲授“AIS治疗进入脑细胞保护时代”。介绍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中提到的全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疾病负担等内容,揭示了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现状和困境,后从急性期再灌注治疗、抑制缺血级联反应、神经血管单元疗法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最新进展,提出脑细胞保护的重要概念。
分会委员、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李雪梅讲授“重视老年卒中后疼痛”。介绍了卒中后疼痛的定义,并提出卒中后疼痛发生率高、关注度差、缓解率低等现状,重点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痉挛相关性疼痛、卒中后肩痛、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卒中后头痛等卒中后疼痛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评估和综合管理进行了深入讲解,引发与会者对卒中后疼痛的关注。
东部战区总医院马敏敏讲授“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二级预防策略”。介绍了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SUS)占隐源性卒中的80%-90%,其中亚临床心房颤动、PFO、房性心脏病、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是需要重点关注的ESUS病因。治疗方面,介绍了目前国际上针对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小剂量抗凝+阿司匹林等药物来预防ESUS的大型临床试验,并总结出抗血小板药物仍然是ESUS患者的一线治疗、抗凝治疗可能使ESUS高危患者亚组获益、PFO相关卒中的高危患者行封堵治疗可降低卒中复发风险等重要结论。
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九六〇医院胡怀强讲授“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治疗”。从进展性卒中的定义、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和病例展示,提出早期再灌注治疗仍然是防治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关键举措。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杨弋讲授“脑损伤综合评估及神经保护治疗:再灌注治疗背景下的神经保护策略”。从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概念和机制、脑卒中后脑血流调节功能受损、脑损伤标志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脑细胞保护的非药物和药物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开拓了临床医生在以后开展脑血管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思路。
来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等省内数十所医院的脑血管病医师参与了大会的现场讨论环节。
会议期间召开了山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党建工作小组会议,党建工作小组成员钟池、郭瑞友、孙旭文、孙钦建、吴伟、胡怀强、联络员尚伟以及会场其他人员一起聆听了党建工作小组组长李晓红热情洋溢的党建课程。会议指出,加强基层党建,提高政治站位,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员的基本要求。党员要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建工作体现在实践活动之中,提高自我修养,利用学习强国APP等各种方式学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本次大会学术气氛浓厚,讲座内容前沿实用,会场座无虚席,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将有力推动山东省脑血管病事业的长足发展。